根据上海中心气象台发布的数据,今年第8号台风“竹节草”昨晚“复活”了!其在周末已停编的残余环流在琉球群岛附近再次发展为热带风暴,预计未来“竹节草”将趋向浙江中北部沿海海面。
受其影响,本市明后两天风大雨大,29日至30日累积雨量可达60至80毫米,局部120至160毫米;陆地最大阵风7至8级,沿江沿海地区和长江口区9至10级,洋山港区和上海市沿海海面10至11级。
“竹节草”最新消息
今天8时,“竹节草”的中心位于距离上海浦东南汇嘴东偏南方向约772公里的琉球群岛附近,强度为热带风暴级。目前“竹节草”正以每小时15至20公里的速度向西偏北方向移动,强度缓慢增强创界,即将进入东海东部海面,逐渐向浙江中北部沿海靠近。
受其影响,本市集中降水时段为29日傍晚到30日白天,最大小时雨强30至50毫米。
据上海市气象局专家介绍,由于目前西北太平洋上还有今年第9号台风“罗莎”活动,且季风槽内有多个热带扰动存在。这些天气系统间存在相互影响,也可能导致“竹节草”的登陆位置更偏北,存在登陆浙江舟山群岛再登陆本市浦东新区到崇明东部一带的概率。
此外,“竹节草”登陆后移动速度较慢,季风云团有持续不断地水汽输送,这种“拖延症”对本市影响会更大。
巧合的是,一些破坏性强、影响巨大的台风会被除名,2019年第9号台风“利奇马”因给江苏、上海、安徽、山东、辽宁等地带来强风雨而被除名。“竹节草”名称便是台风“利奇马”的替代,由越南提供。
台风还能“死而复活”?
这样的情况并不少见。据中国天气网气象分析师李宁介绍,2014年6月15日16时左右,当年第7号台风“海贝思”在广东省汕头市登陆后强度迅速减弱,此后中央气象台对其停止编号。眼见“海贝思”的生命已经结束,但17日一早,其残余环流移入东海海面,并于当日14时在东海中部海面再次发展为热带风暴。
此外,2000年第22号台风“温比亚”、2009年第17号台风“芭玛”,均有残余环流“复活”为热带风暴的历史。减弱了的台风都有可能在重新进入适宜它生长的高温、高湿环境后,死而复生。
专家提醒,“死而复生”的台风彰显了大自然的神奇,但对于人类防御台风灾害来说,这种生命力顽强的台风尤其需要重视创界,警惕台风杀个“回马枪”。
红腾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